> 文章列表 >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是一种常用的定价策略,其核心思想是在产品的全部成本基础上加上一定比例的预期利润来设定价格。以下是使用Markdown语法整理的该方法的关键信息和计算公式:

关键信息

成本组成 :

单位产品的变动成本

固定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等)

计算公式 :

价格 = 单位成本 + 单位成本 × 成本利润率

出厂价格 = 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 单位产品应负担的期间费用 + 单位销售税金 + 单位产品销售利润

其中,期间费用率 = 期间费用 / 产品销售收入

销售税金包括消费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但不包括增值税

销售税率 = 各种销售税金税率之和

成本利润率 = 销售利润 / 制造成本

优点

简便易行 :计算和资料收集相对简单。

保证利润 :确保企业的制造成本和期间费用得到补偿后还有利润。

价格稳定 :在一定时期内,产品价格水平较为稳定。

缺点

忽略市场因素 :没有考虑市场供求和竞争状况。

缺乏灵活性 :不易适应市场变化,可能不利于企业参与竞争。

隐藏问题 :可能掩盖企业非正常费用的支出。

不利于提高效益 :可能不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示例

假设一个企业生产一种产品,预计单位制造成本为100元,行业平均成本利润率为25%,销售税率为0.7%,企业基期的期间费用为500,000元,产品销售收入为5,000,000元。

出厂价格计算如下:

```出厂价格 = (单位产品制造成本 + 单位产品销售利润) / (1 - 期间费用率 - 销售税率)= (100元 + (100元 × 25%))/ (1 - 500,000元 / 5,000,000元 - 0.7%)= (100元 + 25元) / (1 - 0.1 - 0.7%)= 125元 / (0.9 - 0.007)= 125元 / 0.893≈ 140.11元```

以上就是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基本介绍和计算示例。

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实际应用案例有哪些?

如何计算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的利润?

完全成本加成定价法与市场因素的关系?